“双碳”时代已来,你那里节能有补贴吗----各省节能补贴政策概览
为了有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围绕碳减排的节能奖励、补贴政策也陆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云南等地,发布关于碳减排的奖励补贴政策:
01.江苏省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财政政策(2022年3月10日)

江苏省根据各市县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的达标程度、以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对各市县按统筹资金总额的不同比例给予奖励。
02.安徽芜湖繁昌区出台节能降碳若干支持措施:主动关闭高耗能企业最高可获800万元补助(2022年3月9日)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对主动进行关闭的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给予腾出能耗奖励,按照2022年每吨标准煤900元标准给予补助,补助总额不超过800万元。同时对企业光伏发电、使用绿电的,给予连续补贴2年、总额不超200万元的奖励。
03.上海徐汇区印发节能减排降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最高奖300万(2022年3月2日)

上海市徐汇区对于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并取得理想节能效果的,给予每吨标准煤1200元、最高不超高300万元的扶持。同时鼓励建筑节能:1、被列入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按1:0.5比例给予区级资金匹配,最高不超300万元的补贴。2、对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不低于10%的节能企业,按受益面积每平米不超10元或者实际节能量每吨标准煤1200、最高不超200万元的补贴。3、采用托管等新模式的节能项目,按受益面积每平米不超7.5元、最高不超100万元的补贴。
04.北京市发布《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最高奖励3000万元(2022年1月30日)

北京市除了对满足建设标准的智能化项目给予年度最高3000万元的补贴外,对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也给予一定奖励,如节能节水、碳减排项目实施后,单位能耗或水耗达到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先进值的,按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30%、最高3000万元的奖励。
05.云南省对成功创建为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2022年1月30日)

云南省发行不低于2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成功创建为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
06.北京通州区对获得“碳中和企业”认证的企业,最高一次性补助50万元(2021年11月10日)
北京市通州区对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项目、绿色智能化改造项目,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200万补助。对获得“碳中和企业”认证的企业,以及上一年度碳排放下降5%以上企业,均给予最高50万元的补助。
07.杭州市碳达峰科创领域最高奖励500万(2021年9月28日)
杭州市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支持西湖大学牵头建设能源与碳中和省实验室,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并给予投资额的3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08.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获得碳中和认证的企业或园区给予50万元奖励(2021年9月26日)
北京市经济开发区对2021年获得碳中和认证的企业或园区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节能减碳技改类、已产生节能量的项目,在北京市级资金补助的基础上,经开区按照1:1配套奖励。
09.深圳出台工业碳中和补贴政策 ,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2021年7月15日)
深圳对达到明显节能减排效果的工业节能项目给予项目总投资额的30%、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
10.广州市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奖励办法 最高补贴达1000万元(2021年5月20日)
深圳对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按节能量给予500元/吨标准煤补贴,补贴最高1000万元。企业自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碳减排评估及达峰评估并获得评估报告的,给予一次性补贴5万元。
11.浙江出台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2021年6月1日)

浙江省建立信贷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正面清单,拓宽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碳中和债等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12.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2021年实现零碳排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园区给予50万元奖励(2021年4月28日)
北京市经开区对2021年实现零碳排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园区给予5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应用,给予实施企业市级补贴1∶1配套的资金奖励。
结语:《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指数研究报告》中称,“企业应成为建筑碳中和的责任主体”。从以上的奖励、补贴对象来看,基本上以企业为受益主体。碳减排工作涉及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甚至关系到每一个个体。做好碳减排、是各单位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通过科技手段,依托数字化的精准监测与控制,以减少碳排放量、实现节能降碳的科学精准管理,将是企业的首选。